而在这个时候,父亲苻坚也病倒了,只剩下自己,只有自己。
可是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下,自己站了出来,用自己的肩膀扛住了这千钧的重担,一切的责任,一切的危险,自己都坦然面对,先后多次击败都要打到家门口的敌军,同时自己还要兼管内政,处理庶务,面对同族兄弟的不怀好意……总之,任何可能的困难,自己都已经面对过不止一次,终于到了现在基本稳住了局面。
所谓守业更比创业难,自己的父亲苻坚本来该是这个年代,甚至是几百年来最伟大的君王,因为他当年把一个小小的氐族所建的秦国,在他手里发展壮大,灭掉拥有数十万鲜卑铁骑的燕国,征服凉国,击溃了称雄草原的代国,一统北方,可以说是武功赫赫,而在治上,苻坚建立太学,以儒学教化各族王公权贵、百姓黔首,任人唯才,实行民族和解政策,汉人王猛、鲜卑慕容垂、羌族姚苌皆为当世英雄,都被他拢入怀,氐、汉、鲜卑、匈奴、羌各族百姓云集长安,使长安成为人烟阜胜,街市繁华的大都市,苻坚为人宽仁沉毅,从不杀降,雄才大略、治武功直追秦皇汉武。
但是毕竟,淝水之战却也是根本难以抹掉的耻辱,百万大军居然被八万北府军击溃,已经只差最后一里路得统一大业,却就此失败,之前苻坚的成就越耀眼,就只能显得之后的失败越惨烈。
而他不一样,他面临的条件可是比父亲的要差太多了,自己做到了今日,苻宏敢说,自己仰不愧于天,俯不愧于地,间也对得起列祖列宗,现在连段业都来见自己了,自己离最后的成功,只差最后一步了。
更何况,连这个人都回来帮自己了,天命看起来又回来了,苻宏有些欣喜的看了看坐在自己身边的这个人。
而这个时候,在苻宏身边坐着一个僧人,披一件金色袈裟,七十多岁,黝黑的一张脸,相貌奇丑,厚重的双唇,白眉低垂,双目微闭,别看他形貌丑陋,却是名动天下的高僧释道安,段业仔细回想了下,结合自己的情报,终于确定这个人是道安无误。
只是这个时候段业却是有些震撼,自己当然早就注意到了道安,可是昔日淝水之战之前,由于苻坚一意孤行,非要南下灭晋,道安反对无效后,一度遁走阴山,并且表示尘缘已断,可是为什么这个时候他又会出现在苻宏身边呢。
释道安本姓魏,常山扶柳人,神性聪敏,十二岁出家,破除俗姓,以释为姓。
可惜这位道安先生的运气实在是很差,因为他长得实在太丑了,大部分人看来,男人的长相不是最重要的,可是如果太丑,那么大部分也是会很烦的,可惜,道安那时候拜的师傅,修为根本不够,见道安很丑也就着相了,非常讨厌他,道安想求些佛经师傅都不愿意。
架不住道安苦苦哀求,师傅只好拿出一本辩意经一卷,约五千字,但是师傅却也不让道安研读,因为道安那时候还得种田,即便这样,师傅也说你晚上就必须还回来,那意思很明白,就是不想给你看。
可是没想到,道安带佛经入田,休息的时候读经,晚上回来,把佛经交还给师父,还要后面的。
道安的师傅就不爽了,说你这本都没读懂还要下面的,没想到道安却直接就把这本经给背下来了。
这下子,道安的师傅有些震撼了,但是为了防止这是巧合,师傅又给了篇幅更长的光明经一卷,道安又带佛经入田干活,晚上再还给师父,这次背诵,还是不差一字。
从此道安名声大噪,也因此有机会拜佛图澄为师,首创寺塔传教,门下弟子无数,分河北,有一半的河北人受过他的教化。
后来为避原之乱,道安至襄阳讲经布道,整理佛典,为晋朝皇室、士庶所重,在襄阳的15年,道安每年讲两遍《放光般若经》,未尝废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