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公元178年——
“人这种东西,越强大,便越傲慢,而越傲慢,就越强大,等到别人摧毁他的傲慢时,那所谓的‘强大’也会随之轰然垮塌。”
这段童渊平时最常说的话,在现年十岁、颇为早慧的赵云听来,仍然不太能理解。
“那么,师父可是要去摧毁谁的傲慢?”他看着正在整备武器铠甲的童渊,好奇问道。
“希望如此,”童渊应道:“亦有可能,是为师的‘傲慢’被摧毁。”
“就是说师父不一定打得过对方?”赵云眨着眼睛:“那么不去不就好了?”
“呵呵……不得不去的原因,也是因为为师的‘傲慢’啊,”童渊空出手来摸摸赵云的小脑袋,摇头叹息:“为师刚巧在冀州授徒,‘他’却偏偏在附近‘晋升’,这简直可称为命运的安排。”
“……”这下子赵云完无法理解了,但强忍着没有把那句“听不懂”脱口而出。
按照童渊几年来的教导,他可以“不懂就问”,但不准说出“听不懂”“看不懂”这种对于教授双方都毫无意义的话语,最少也得说出“哪里不懂”才行。
然而,赵云此时便恰好处于“哪里都不懂”的状态,只能继续看着做准备的童渊发呆。
————
此处是冀州西部,某位汉室宗亲的封地,常山国。
常山原名恒山,但是由于汉朝皇帝颇为喜欢“恒”字的寓意,至少有两任皇帝用它给儿子取名,还有一位把它当做帝号,每到此时,“恒”字就得改成意思相似的“常”字,最后干脆不再改回来,除非再有哪任皇帝名叫“刘常”,至于“常帝”?他不怕被世人嘲笑便那么叫好了。
由于那位皇亲除了关心税收之外什么也不管,他任命的国相也上行下效,把维持封地基本运作的责任都堆到了各地的郡县官员身上,由此也导致了这里的世家势力不受限制地扩张,而赵家便是其中一支。
赵云的父亲,赵家当代家主,叫做……赵霸。
因为赵家原本是汉初南越王赵佗的后代,不会取名也是理所当然的,赵霸成年后试图改名叫赵信,但被其父赵典斥责不准,于是给自己取字“良辅”,人前绝不称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