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文学网>青春都市>重生之娱乐鬼才 > 第三百五十五章 宣传
    毫无疑问,《重生回到十年前》这部电影的宣传方面,堪称是互联网思维的典范。

    因为,传统的明星和导演来宣传,已经非常俗套了。所以《重生》不用传统的导演和明星作为宣传噱头,反而强调了这部电影的创意来自于互联网,请的首席编剧也是重生文的鼻祖周行文。

    另外,编剧的过程,也跟传统的编剧不一样,超过百人参加了一部电影剧本的创作,并且,付出的工作量,也是非常夸张和惊人。

    这一系列,都被小伙伴公司罗列,成为了宣传的噱头。

    很多的媒体和观众,完全是被7万字的剧本,背后付出的劳动力居然是创作了700万字,这个夸张的叙述所吸引!

    百个字里面挑选一个字,这不说传说中的文豪们的创作方式吗

    当然了,这其实是误解,文豪为了文字的质量,文章不厌千遍改,不断精益求精,凸出的是文豪自己的风格。

    但商业化写作,使用大量的编剧团队修改,目的却是通过多人的改动,抹掉个人风格,而换上了集体大众审美能接受的风格。

    比如,美国知名的报纸《华尔街日报》早年成功的奥秘是,一篇记者发回来的文章素材作为草稿,刊登之前至少要%经过六名编辑们的重新增删修改。多人修改的目的,其实就是为了磨掉一些个人情绪化的偏见,以及文字风格不要那么强烈。这样以来,可以保证文风不会极端,令人讨厌,以此来扩大报纸的读者群体。

    这种多名文字编辑,对文章修改才发表的模式。在大多数的媒体,都渐渐的成为了主流。记者发回来的原始素材,基本上,都要经过资深编辑的改动,才可以刊登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好莱坞的剧本创作。一般都是集体创作。一群编剧会对剧本里面的商业元素和剧本的节奏进行修改,让电影更容易迎合市场。这种模式,固然会造成电影风格越来越趋同,扼杀了不少编剧的个人风格。以至于,好莱坞也有不少的编剧在抵制这种集体创作模式。

    但是在中国,在亚洲很多地区,正是缺少这种集体创作模式,编剧和导演过于自恋,太过于单打独斗。不太愿意接受集体的智慧。

    即使有知名编剧挂名的剧本请人代写,但代写的人也是单打独斗,而很少有工业化创作剧本的模式。

    原因不是因为这种模式不好,而是因为成本太贵了!

    工业化写作的前提,是一个稳定和分工严密的团队。一群优秀的编剧,甘愿采取集体创作,而不是个人打拼,所以。必须要支付每一个人不俗和稳定的工资。

    小伙伴公司为了效仿好莱坞,搞这个模式。公司签约的编剧超过100多人。光是养活这些资深的编剧,一年最少要支付2000万元成本。而现在业内排行前十名的影视公司,一年的净利润也未必有2000万。